红叶李产地分布:
原产中亚及中国新疆天山一带,现栽培分布于北京以及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江苏、山东等省的各大城市。红叶李生态习性 喜光也稍耐阴,抗寒,适应性强,以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有利。怕盐碱和涝洼。浅根性,萌蘖性强,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。 喜光也稍耐荫,抗寒,适应性强,以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有利。怕盐碱和涝洼。浅根性,萌蘖性强,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。
红叶李栽培技术
红叶李扦插繁殖
1.插条准备:选择树龄3至4年,生长健壮的树作为母树。在深秋落叶后从母树上剪取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,也可结合整形修剪将剪下的粗壮、芽饱满,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枝条作为插条。将选出的插条剪成40至50厘米的枝段,按100至200支打捆,用湿沙埋入贮藏。
紫叶李,别名:红叶李,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,高可达8米,原产亚洲西南部,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。叶常年紫红色,观叶树种,孤植群植皆宜,能衬托背景。尤其是紫色发亮的叶子,在绿叶丛中,像一株株败的花朵,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紫叶李喜阳光、温暖湿润气候,有一定的抗旱能力。对土壤适应性强,不耐干旱,较耐水湿,但在肥沃、深厚、排水良好的黏质中性、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,不耐碱。以沙砾土为好,粘质土亦能生长,根系较浅,萌生力较强。
红叶李芽接法
砧木可用:桃、李、梅、杏、山桃、山杏、毛桃和紫叶李的实生苗,相比较而言,桃砧生长势旺,叶色紫绿,但怕涝;李做砧木较耐涝;杏、梅寿命较长,但也怕涝。在华北地区以杏、山桃和毛桃作砧木为常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