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红叶碧桃在芽接后的10—15天之内,当它的叶柄呈现出脱落后,就表示它已经成活,一旦出现叶柄变黑在的情况就说明它没有未活。
红叶碧桃防治方法:在病叶初现,未形成状物前及时摘除病叶,集中烧毁,可减少当年越冬菌源;药剂防治碧桃缩叶病效果明显,但用药要掌握在碧桃花瓣未展开时,可喷施波美2~3度石硫合剂或1%波尔多液或70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。7~10天1次,连续2~3次即可得到控制。
红叶碧桃生态习性
1、红叶碧桃是蔷薇科落叶小乔木,性喜温暖向阳环境,适生温度15-30度。
2、红叶碧桃宜于深厚,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,不耐水湿,碱性土及粘重土均不适宜。
红叶碧桃的病虫害常发于夏、秋两季,其主要病害有:红叶碧桃穿孔病、红叶碧桃炭疽病、红叶碧桃流胶病、红叶碧桃缩叶病。如有发生,可用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喷施,亦可和百菌清交替使用。主要虫害有蚜虫、红蜘蛛、介壳虫、红颈天牛等,如有发生,可用40%乳抽1000倍液喷杀蚜虫、红蜘蛛和介壳虫,红颈天牛的成虫可人工捕杀,幼虫可用等农药注入虫孔中,并将洞口用泥巴封死。冬季在主干及粗壮枝上涂白,对防治天牛繁衍幼虫有较好的效果。
红叶碧桃性喜光,耐旱,耐寒,喜肥沃而排水良好之土壤,不耐水湿。耐寒性特别**,在北京、天津、大连甚至以北地区可露地越冬。因其着花繁密,栽培简易,故南北园林绿化中,都有大量的应用。